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工作动态

积极探索,有效解决基层“人才荒”

来源:红星网 发布时间:2022-03-21 浏览次数: 【字体:

这个寒假,湘潭大学的周霞有了一份特别的收获,通过1个月的兼职团干体验,记录了一本厚厚的工作日志,见证了一个月来的基层团干工作从惶惑到熟稔的历程,并形成了近万字的社会实践报告。

周霞是2021年9月应聘到武陵区芙蓉街道的常德籍在校大学生兼职兼任团工委副书记,时间为1年。根据应聘要求,她的寒暑假期间需到街道全职协助开展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在校期间需配合街道做好相关工作,促进校地合作。

“珍惜机会,立足平台,积极建言,勇于实践,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奉献精神,把大学生的能力优势与青年志愿者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发挥在基层一线。”报到第一天的见面会上,街道团工委负责人对周霞与另2名同在芙蓉街道报到的大学生志愿者孙玮喆、吕添旗提出了要求与期望,并为他们发放了由一份聘书、一本工作日志、一张芙蓉街道所辖社区分布图组成的“就任大礼包”。

“今天我与街道同志一起,到泽远社区一居民家中调解家庭矛盾,与两位老人分别交谈后,我发现他们都渴望被对方重视,却用争吵来获取存在感,久而久之,矛盾越来越深,脾气也越来越暴躁。我认为,在社区基层的居民矛盾调解中,要注重运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技巧,而我在这方面还很缺乏……”这是周霞写在工作日志里的话,同时,她决定兼修心理学课程,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

报到当天,怀化学院的孙玮喆就被被安排参与街道生产生活安全“敲门行动”。为了切实提高居民安全意识,孙玮喆跟着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一道,挨家挨户地做宣传工作,从与居民交流的“完全张不开嘴”到“张嘴就来”,从居民的“不欢迎进门”到“会倒杯水给我们喝”,孙玮喆在近400户居民的走访中,了解到基层工作的繁琐与辛苦。

芙蓉街道辖区有4个“村改居”社区,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只留老人与孩子在家。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有效助力“双减”政策,街道团工委在青年之家开设了“芙蓉花”假期课堂,课程涵盖爱国教育、消防教育、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主题,以招募党员、团员志愿者的形式,为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课堂。

在寒假4期假期课堂里,3名大学生兼职副书记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从组织策划到担任主持、教师、助教、后勤等,分工明确,有条不紊。绘画、手工、剪纸、古诗词朗诵、汉服礼仪……精彩生动的课程吸引了街道辖区的孩子们,每一期都是满员开课。一个寒假,孙玮喆制作了100多页的PPT课件,并提前把暑期规划列出了“课程表”。她认为,自己作为一名马克思学院的学生,还要打造出形式新颖的思政课,给孩子们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湖南工学院的吕添旗是芙蓉街道新河社区居民,他在学校做过团委工作,来到街道兼职以后,他才第一次对共青团“四缺”问题有了直观感受。芙蓉街道下辖9个社区,部分社区团支部力量薄弱,团的工作很难深入开展。吕添旗用一个月的时间跑遍社区摸底情况,并大胆地向街道团工委、党工委建议,选拔一批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党员、28岁以下的优秀团员充实到社区团支部班子里来,并且明确作为社区两委的后备干部,这个想法得到了街道党工委的大力支持。他还指导各社区组建了青年志愿者队伍,根据社区实际打造具有社区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这段经历让他认识到基层工作的意义,也坚定了毕业之后要回来建设家乡的决心。

一个月来,入户宣传、防疫摸排、活动策划、慰问贫困青少年、走访调研、撰写新闻稿、记录工作日志……从早到晚的“连轴转”成了大学生兼职期间的“日常”。

丰富的社会实践让大学生知家乡、爱家乡,为了吸引大学生最终返家乡、建家乡,芙蓉街道党工委制定了专门的人才方案,其中包括把兼职团干部纳入街道后备人才库、社区优秀青年人才库;党工委班子成员与兼职团工委副书记“一对一”结对帮带,制定“一人一策”人才成长计划;做好后勤保障,因工作产生的费用按照相关规定由街道实报实销;为他们开设任前业务培训、社会实践培训及毕业时就业、创业、公考培训的“培训礼包”;兼职期间表现特别优秀且符合专职团干部任职条件的,向区级团委推荐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芙蓉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说“大学生兼职兼任团干,这既是对基层团组织力量的有力补充,也拓展了后续人才的培养渠道,有效解决了基层‘人才荒’问题。”


分享到:
【打印正文】